科研处
 
 
当前位置: 科研资讯 >>  正文

我校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肿瘤标志物临床精准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5/09/03 14:57:31   发布机构:科研处   浏览次数:

近日,我校药学院赵龙山教授团队与内蒙古包钢医院携手合作,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肿瘤标志物的精准检测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为校院协同攻克临床检测难题、加速科研成果落地提供了生动实践。相关成果“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nd Mechanistic Analysis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Mediated by HOF-101/CdS-QDs Heterojunction” 已发表于国际化学权威期刊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3.3),为癌症早期诊断率提升与患者预后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SCCA作为肺癌、食管癌、头颈部癌等多种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的关键肿瘤标志物,其血清含量的精准检测对癌症早筛、治疗方案制定及复发转移判断至关重要。基于临床对SCCA检测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强抗干扰性的实际需求,赵龙山教授团队联合内蒙古包钢医院,成功构建了一种基于HOF-101&CdS-QDsH&C)异质结的光电化学(PEC)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SCCA的精准定量检测。

该研究中,团队创新制备的H&C异质结光电活性材料展现出显著优势:氢键有机框架材料HOF-101凭借高比表面积、可调孔结构及良好化学稳定性,为抗体固定提供了丰富活性位点;硫化镉量子点(CdS-QDs)则借助量子限制效应与优异光电转换性能,优化了光吸收与电子传输过程。二者形成的0D/1D异质结通过协同作用,不仅显著拓宽了光响应范围,更构建了高效的“Z电子传输路径,大幅提升了光电转换效率。实验验证表明,该PEC免疫传感器性能远超部分传统检测方法,且在复杂生物基质中仍保持可靠的应用效果,充分满足临床样本检测的严苛需求。

本研究结合学校与内蒙古包钢医院双方优势,依托学校基础医学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的深厚底蕴,提供理论支持与实验技术支撑;内蒙古包钢医院则凭借大量临床病例、专业医疗团队及丰富实践经验,确保研究紧密贴合临床实际,双方的深度协作加速了技术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进程。

生物医药专业博士研究生秦颖、药物分析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毛春玲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赵龙山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24-MS-088)、沈阳药科大学优青培育计划(YQ202206)、沈阳药科大学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ZQN2016011)及内蒙古医学科学院公立医院科研联合基金科技项目(2023GLLH0243)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5.167281


上一篇:无
下一篇:我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成果:Galloylated Liposomes提供靶向纳米药物高效递送新策略
 

 办 公 室:024-43520087

技术转移:024-43520086

Email:kyc@syphu.edu.cn

 
 
2013 © 沈阳药科大学科研处    中国·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110016
平台研制:沈阳药科大学计算中心  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