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当前位置: 科研资讯 >>  正文

我校在异羟肟酸合成方法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3/04/08 14:30:03   发布机构:科研处   浏览次数:

近日,Green ChemistryIF=11.034)发表了我校制药工程学院包雪飞/陈国良课题组在异羟肟酸合成方法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题目为“A base-free hydroxylaminolysis protocol promoted by ZnO in deep eutectic solvents”

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在药学和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异羟肟酸部分可以螯合金属离子,已被作为多种金属蛋白酶的抑制剂广泛研究,如帕比司他和伏立诺他可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治疗T细胞淋巴瘤或多发性骨髓瘤。此外,异羟肟酸也是有机合成和MOF材料制备的常用中间体。

常用的异羟肟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以羧酸为原料的缩合反应和以羧酸酯为原料的羟胺解反应。缩合反应通常需要先将羧酸转化成酰氯,或使用O-保护羟胺缩合后再脱保护。羧酸酯的羟胺解反应需要使用强碱来促进,因此在后处理中需要消耗更多的酸以中和过量的碱,并产生废水,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课题组首次报道了一种不需要使用碱的羟胺解方法。该方法的显著特征是以氧化锌为反应促进剂和产物分离沉淀剂,在生物来源的深共晶溶剂DESs中反应。在后处理过程中,作者还设计了产物纯化和试剂回收的综合解决方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过程质量强度PMI和废弃物强度WI通过该本方法,以59%95%的收率合成了各种类型的异羟肟酸衍生物24个,值得关注的是,光学纯的α-氨基酸酯可通过该方法转化成相应的异羟肟酸化合物,并保持了立体构型。此外,以抗肿瘤药物伏立诺他的合成为例在克级水平进行了连续四个批次的实验,验证了后处理流程的可行性,以及氧化锌和DESs的可回收性。

我校2019级药物化学博士研究生梁昕杰为文章第一作者,制药工程学院陈国良教授、包雪飞讲师为共同通讯作者无涯创新学院林斌副教授在反应机理计算方面给予了指导。

文章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gc/d3gc00485f

文章DOI10.1039/D3GC00485F


上一篇:我校在表观遗传调控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我校在新型PLK1抑制剂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办 公 室:024-43520087

技术转移:024-43520085

Email:kyc@syphu.edu.cn

 
 
2013 © 沈阳药科大学科研处    中国·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110016
平台研制:沈阳药科大学计算中心  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