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山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即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习称“籽海”。因其模拟野生人参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与野生人参相似的性状特征,被认为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作为栽培人参,林下山参与园参在生长环境和生长年限上有较大差异,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林下山参的研究较少。
目前,野山参和园参鉴别主要有外观性状的观察、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化学分析人参皂苷含量高低和基于分析化学的代谢组学研究等方法。但是实际上,上述已经报道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并无法有效用于实际工作中的药品检验、原料药鉴别等场景。以国家标准《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GB/T 18765-2015》为例,其中的野山参含量测定控制标准为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大于0.40%,Re和Rg1含量之和大于0.60%,总皂苷含量大于4.40%,而这一标准实际上并无法同园参进行有效区别。同时,在《中国药典》(2020版)人参项下,人参药材的来源包括园参和林下山参,在含量测定项下二者采用相同的质量控制指标,并没有合适的方案将二者进行有效鉴别和区分开来。
因此,我校中药学院路金才教授课题组,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对林下山参皂苷类、糖类和蛋白类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林下山参生长年限与化学成分、性状及显微特征之间的直接关系,首次建立了林下山参(野山参)专属性质量标准,该成果的核心技术有望解决目前林下山参(粉)、野山参(粉)所采用国家标准以及中国药典标准无法将其同园参(粉)区别和鉴定的困境,填补了相关标准空白与不足。主要工作包含化学成分研究和质量标准研究两大方面。
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对林下山参皂苷类等小分子、蛋白类和糖类物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得到65个小分子化合物,其中,7个为新的人参皂苷、人参聚炔类化合物(图1)。对野山参蛋白类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研究,首次证实了野山参总蛋白的主要组成,并获得了1个新的人参蛋白。对野山参多糖、寡糖进行了分离和纯化研究,共计鉴定了7个新的人参多糖和7个新的人参低聚寡糖。
图1.林下山参中分离的新人参皂苷
质量标准和评价研究方面,对林下山参和园参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结果进行了对比;利用UPLC-DAD法对园参、林下山参和野山参的指纹图谱及皂苷类成分进行了测定,对不同年限和产地的园参、林下山参、野山参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图2),确定了区别野山参和园参二者差异性组分和技术方案。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完整的野山参药材质量标准,该标准可将园参与野山参进行鉴别区分、将园参和15年以下林下山参进行鉴别区分,鉴别方法简单、快速,推广可行性高。该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该成果的核心技术有望解决目前林下山参(粉)、野山参(粉)所采用国家标准以及中国药典标准无法将其同园参(粉)区别和鉴定的困境,填补相关标准空白与不足。目前上述工作已获得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立项(标准批准号,2021316、2021317),并完成了标准内容公示,预计近期可以获得标准号。
图2.林下山参和园参皂苷类成分对比图
此外,相关工作也正在申请国家标准1项,同时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Chinese Medicine、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和中草药等杂志发表论文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