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当前位置: 科研资讯 >>  正文

吴春福课题组在碳纳米管抗药物成瘾作用与机制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

发布时间:2016/03/18 10:01:32   发布机构:科研处   浏览次数:

3月14日,沈阳药科大学吴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研究员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成瘾研究所席正雄博士合作在国际著名刊物Nature旗下Nature Nanotechnology(IF=34)杂志上,在线发表了单壁碳纳米管抗甲基苯丙胺精神依赖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题目为“Aggregat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ttenuate the behavioural and neurochemical effects of methamphetamine in mice”(doi:10.1038/nnano.2016.23),首次揭示了单壁碳纳米管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依赖性的显著逆转作用与机制,以及不同构型的单壁碳纳米管的作用差异。

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易引起极其严重的精神依赖性,其滥用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目前还没有针对包括甲基苯丙胺在内的成瘾性药物精神依赖性的治疗对策。碳纳米管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通常作为生物支架材料和药物载体而应用于各种领域的研究中。而该篇文章提出了一种以单壁碳纳米管本身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依赖性的全新治疗策略。该研究发现,脑室给予单壁碳纳米管(2 ng)可以显著抑制甲基苯丙胺引起的小鼠自身给药与条件位置偏爱行为,有效阻止甲基苯丙胺或线索诱发的药物渴求;还发现于聚合态单壁碳纳米管的药效优分散型单壁碳纳米管,其机制涉及对异常高水平的多巴胺的吸附和进一步的氧化,而下调多巴胺奖赏通路以及明显改善纹状体、皮层的多巴胺转运体及突触形态,最终实现逆转小鼠对甲基苯丙胺的渴求。这为进一步讨论碳纳米材料的构效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值得关注的是,在有效剂量范围内,碳纳米管对动物的摄食、饮水等一般行为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从而显示出令人瞩目的抗成瘾性药物精神依赖性潜质。

Nature Nanotechnology同期还刊登了来自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院(University of Arkansas for Medical Science)的国际著名成瘾药物研究专家Dr. Eric C. Peterson 和Laura E. Ewing撰写的题为“Going small to beat the high”(以小博大)的评论文章,高度肯定了该篇文章的研究成果,提出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碳纳米管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依赖性的显著抑制作用,而且揭示了其机制与促进甲基苯丙胺引起高水平DA的氧化作用有关——因后者是许多成瘾性药物的共同机制,因此该研究提示碳纳米管对许多成瘾性药物的共同潜在应用价值。

沈阳药科大学吴春福教授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研究员、美国国立卫生院成瘾研究所席正雄博士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杨静玉教授带领神经药理学团队完成了碳纳米管对条件性位置偏爱作用的行为学及相关机制研究,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薛雪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成瘾研究所Ye He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文章信息 by Dr. Eric C. Peterson & Laura E. Ewing

Xue X1, Yang JY1, He Y1, Wang LR, Liu P, Yu LS, Bi GH, Zhu MM, Liu YY, Xiang RW, Yang XT, Fan XY, Wang XM, Qi J, Zhan HJ, Wei T, Cui W, Ge GL, Xi ZX*, Wu CF*, Liang XJ*. Aggregat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ttenuate the behavioural and neurochemical effects of methamphetamine in mice. Nature Nanotech,2016,doi:10.1038/nnano.2016.23. (News and Views Nanomedicine: Going small to beat the high

网络链接

http://www.nature.com/nnano/journal/vaop/ncurrent/full/nnano.2016.23.html

上一篇:1.1类新药盐酸阿糖胞苷缬氨酸酯片剂临床申请获受理
下一篇:双硫仑抗肿瘤作用新机制的发现
 

 办 公 室:024-43520087

技术转移:024-43520085

Email:kyc@syphu.edu.cn

 
 
2013 © 沈阳药科大学科研处    中国·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110016
平台研制:沈阳药科大学计算中心  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