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当前位置: 科研资讯 >>  正文

乳腺癌诊疗标记物的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3/05/15 12:49:06   发布机构:科研处   浏览次数:

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极大危害了人类的健康。恶性肿瘤将成为本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2008年,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266万和 756 万,预计到 2020 年将有 1650 万新发病例。随着社会的发展,恶性肿瘤已不再只是发达工业国家的严重疾病,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大的疾病负担。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存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自2000年到2005年,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38.5%,2008年仅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乳腺癌的疾病负担就达到19.1亿美元,因此,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我校临床药学教研室宫建老师与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沈阳市妇婴医院合作,从药物流行病学角度,探讨肿瘤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的靶点和临床疗效的评价,其前期乳腺癌的部分研究内容发表于国际高质量的乳腺癌专业期刊——《乳腺癌研究与治疗》(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2, DOI 10.1007/s10549-012-2267-2, 影响因子4.431)。《乳腺癌研究与治疗》创刊于1981年,是临床医生、流行病学专家和细胞生物学专家等探讨乳腺癌病因机制和诊断治疗的论坛,这是一个以乳腺癌为主题的跨行业、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任何与乳腺癌有关的热点和新观点均可在这个平台上发布。

乳腺癌发病初期可能就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及骨髓中均有乳腺癌的微小转移,乳腺的癌块可能只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集中体现。目前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确认,而且人体组织标本受伦理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常是无法获得的,因此现有的乳腺癌病情判断和预后复发风险评估体系均存在局限性。人体外周血是相对容易获得的标本,并且患者的依从性很好,宫建等研究者由此提出是否可以利用外周血中的因子作为乳腺癌病情判断、预后复发和治疗效果评价的生物标记物。CD28/B7-1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之一,宫建等通过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28/B7-1含量比健康人明显降低,并且与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学状态呈负相关。因此,提出外周血CD28/B7-1含量可作为乳腺癌病变程度、肿瘤转移和疗效判断的理念,指导探寻乳腺癌的新一代诊疗标记物。这一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乳腺癌的病变程度、疗效评价和预后复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我国特有植物资源文冠果中抗肿瘤三萜皂苷研究新进展
下一篇:利用高分子修饰多孔材料实现难溶性药物缓控释放的探索
 

 办 公 室:024-43520087

技术转移:024-43520085

Email:kyc@syphu.edu.cn

 
 
2013 © 沈阳药科大学科研处    中国·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110016
平台研制:沈阳药科大学计算中心  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