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当前位置: 科研资讯 >>  正文

我校在免疫疫苗佐剂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5/04/15 15:36:10   发布机构:科研处   浏览次数:

近日,美国化学学会旗下期刊ACS NanoQ1IF = 15.8)在线发表了我校药学院毛世瑞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Probing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Polysaccharide Adjuvants for Enhancing Respiratory Mucosal Response: From Surmounting Multi-Obstacles to Eliciting Cascade Immunity”

许多多糖具有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使其有望成为理想的疫苗佐剂。它们可作为有效的递送系统,促进抗原呈递细胞(APC)识别和摄取抗原。同时,由于多糖普遍存在于细菌细胞壁中,因此可被位于免疫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识别为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信号,结合后可以增强APCs对病原体的吞噬和提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免疫微环境的建立。根据临床研究,阳离子脂质体的应用受到其毒性的阻碍。通过与阴离子多糖的简单络合,可以有效地调节脂质体佐剂的免疫刺激特性,同时克服其固有的局限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用于抗原递送的通用设计策略简单、易于制造、易于临床转化,并确保了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由于多糖本身的内在多样性,每种多糖诱导免疫应答的机制仍不清楚。此外,多糖结构与其免疫刺激功能之间的关系还有待研究。多糖的构象已被证明影响其与免疫分子或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免疫调节效应。据报道,多糖中某些功能化学基团的存在与其免疫刺激功能有关。例如,多糖表面的硫酸化、羧甲基化或磷酸化等活性基团可增强或抑制免疫应答。因此,多糖结构与免疫调节功能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阐明。

该研究设计为在DPPC/DOTAP脂质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不同结构的阴离子多糖修饰,包括透明质酸(HA)、果胶(PC)、硫酸软骨素(SC)和硫酸乙酰肝素(SH),旨在研究多糖结构单位中羧基、甲酯基、硫酸基、硫酸乙酰基对肺黏膜免疫的影响。研究发现,含有硫酸基团的多糖(SCSH)在克服天然吸入屏障和DC募集方面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DC刺激实验显示,HASH显著上调共刺激信号的表达,与游离OVA相比,IL-6分泌增加了8.7倍以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显示其在溶酶体微环境中脱落,从而增强抗原交叉提呈能力。然而,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仅SH上调CCR7趋化因子并迅速迁移到淋巴结。分子对接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进一步阐明了其为TLR - MyD88 - TRAF6 - NF-κB/MAPK/IRF-7多重信号通路的参与。值得注意的是,SH修饰的纳米疫苗诱导了更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具有免疫记忆的潜力。本研究证明含硫酸基团的多糖在增强肺免疫方面具有优势,其中硫酸乙酰化多糖在促进免疫激活和启动免疫应答方面更为有效。因此,硫酸基和乙酰基的组合促进了协同免疫应答,为增强黏膜、细胞和体液免疫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佐剂策略。

我校药剂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生崔智翔为本文第一作者,药学院毛世瑞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沈阳药科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了辽宁省教育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LJKZZ2022011)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16788


上一篇:我校在糖尿病慢性伤口愈合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我校在肿瘤光动力精准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
 

 办 公 室:024-43520087

技术转移:024-43520086

Email:kyc@syphu.edu.cn

 
 
2013 © 沈阳药科大学科研处    中国·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110016
平台研制:沈阳药科大学计算中心  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