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由自身免疫障碍引致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的长期慢性炎症,病灶部位是关节滑膜。流行病学研究表明,RA的患病率约为0.28%,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46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病率最高,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6倍。在我国,RA的患病率在0.2%~0.93%。RA尚无法治愈,现代的治疗方法仅能缓解病人的痛苦和尽可能减少对关节不可逆的破坏。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是预防、治疗RA的首选药物,但不能缓解疼痛症状,而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出色的抗炎镇痛作用,但不能阻止RA病变过程。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抑制RA的复杂病理过程,临床上通常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但长期给予这类药会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而且高强度的给药方案缺乏病人顺应性。当前的口服制剂缺乏药物靶向性,尽管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可以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但是药物无法滞留在关节部位。经皮给药传递系统是一种能满足RA治疗需要和克服上述问题的理想给药途径。
我校药剂教研室方亮教授课题组多年来一直从事经皮给药传递系统的研究,该课题组与数理教研室项荣武副教授合作,成功地应用离子对技术促进低通透性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特立氟胺(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和氯诺昔康(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经皮通透并制备成复方贴剂,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进行处方优化,以达到两种药物同步经皮吸收从而透过皮肤、脂肪和肌肉进入病变的软骨组织起到治疗RA效果。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杂志(Intra-articular drug delivery from an optimized topical patch containing teriflunomide and lornoxicam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treatment: Does the topical patch really enhance a local treatment? J Control Release. 2013;169(1-2):73-81. IF=7.633)。
一些研究认为局部应用的贴剂能将药物定位传递至肌肉、关节,降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从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近期日本科学家Shinkai等人采用微渗析法对酮洛芬透皮贴剂在大鼠和猪膝关节的吸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也支持上述观点。但方亮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并通过实验加以证明。该研究以家兔为对象,测定在一侧膝关节应用透皮贴剂后药物在血浆和两侧膝关节皮肤、韧带、脂肪垫、关节滑液中的分布情况,发现局部应用透皮贴剂后药物能通过直接扩散在局部各表层组织间转运,但是药物主要通过体循环的重新分布进入关节滑液(RA的靶部位)而不是通过直接扩散,这一结果鲜有相关研究报道。因此,认为该研究的复方透皮贴剂可以不直接应用于患病关节,通过贴敷于身体其它部位即可达到治疗RA的目的。尽管没有达到理想的定位给药目的,但这样可以避免长期频繁在炎症部位给予透皮贴剂而引发的皮肤刺激性并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仍是一种替代上述药物口服制剂的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