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当前位置: 科研资讯 >>  正文

孙进教授团队在肿瘤转移成像诊断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9/06/21 15:01:15   发布机构:科研处   浏览次数:

 近日,国际纳米材料领域权威期刊Biomaterials (IF=10.273)在线发表了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学院孙进教授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题目为“In vivoirreversible albumin-binding near-infrared dye conjugate as a naked-eye and fluorescence dual-mode imaging agent for lymph node tumor metastasis diagnosis”(doi:10.1016/j.biomaterials.2019.119279)。

目前,大约90%癌症相关的死亡是由于癌症转移引起的,而淋巴转移是癌症转移的重要途径。前哨淋巴结是原发肿瘤处散落的癌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到达的第一个区域淋巴结,其在肿瘤转移诊断中对于预测肿瘤远端组织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前哨淋巴结的高效识别对于癌症淋巴转移的诊断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前哨淋巴结成像方法有蓝色染料法和核素探测法,但这两种方法由于成像定位不准确、组织弥散或安全性差、仪器昂贵等缺点而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基于以上问题,孙进教授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一种能够在体内共价结合白蛋白的近红外染料共轭物,作为可见光-荧光双模式成像剂用于前哨淋巴结的成像诊断。近红外荧光染料IR820经过结构修饰以后,由于共轭结构的缩短,外观由绿色变为蓝色,同时其荧光成像能力得到增强,生物安全性得到提高。IR820-马来酰亚胺共轭物(IR-Mal)经皮下注射后,共轭物中的马来酰亚胺基团能够与体内的白蛋白发生不可逆的共价结合,稳定性提高,且能够靶向肿瘤和前哨淋巴结,从而实现肿瘤转移淋巴结的可见光-荧光双模式诊断成像,为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成像剂。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和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支持。

致谢:衷心感谢何仲贵教授在课题设计方面给予的指导。

文章第一作者:张文娟,无涯学院药剂学硕士三年级(79K药学理科基地班)学生。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19.119279

附图:

图1:共价结合白蛋白的近红外染料-马来酰亚胺共轭物(IR-Mal)作为可见光-荧光双模式成像剂用于前哨淋巴结肿瘤转移诊断成像示意图

图2:各组小鼠在皮下给药后30分钟进行前哨淋巴结的肉眼识别。A行是正常的前哨淋巴结,B行是发生肿瘤转移的前哨淋巴结,小框为各组小鼠染色后离体的前哨淋巴结。

图3:前哨淋巴结发生肿瘤转移的Balb/c小鼠皮下注射IR-Mal后在不同时间点麻醉固定,进行在体荧光成像(激发波长为680 nm,发射波长为790 nm)。

上一篇:何仲贵教授团队在智能响应型药物递释领域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张宇副教授团队在角膜接触镜药物递送领域取得新进展
 

 办 公 室:024-43520087

技术转移:024-43520085

Email:kyc@syphu.edu.cn

 
 
2013 © 沈阳药科大学科研处    中国·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110016
平台研制:沈阳药科大学计算中心  技术服务